hello_world.rs
在操作系统开发的过程中,用户态程序是与内核交互的关键桥梁。一个简单的用户态程序可以通过调用系统调用,与操作系统内核进行通讯、执行文件操作、管理进程和输入输出等任务。在本章中,我们将以一个经典的 "Hello, World!" 程序作为切入点,探讨用户态程序的结构与实现方式,并逐步分析它如何通过系统调用与内核进行交互。
这个 hello_world.rs
程序展示了一个用户态应用如何在不依赖标准库的环境下,使用 Rust 的基本功能输出到控制台。通过深入分析这个简单的程序,我们将揭示从 println!
宏到底层的输出实现,了解 用户态 和 内核态 的交互原理。
接下来,我们将首先讲解 hello_world.rs
程序的基本结构,然后逐步深入分析控制台输出的实现方式,并探索 rCore 中如何使用 Rust 的特性来实现安全、高效的系统调用机制。
"Hello, World!"
// user/src/bin/hello_world.rs #![no_std] #![no_main] #[macro_use] extern crate user_lib; #[no_mangle] pub fn main() -> i32 { println!("Hello world from user mode program!"); 0 } // user/src/console.rs impl Write for Stdout { fn write_str(&mut self, s: &str) -> fmt::Result { write(STDOUT, s.as_bytes()); Ok(()) } } // user/src/console.rs use core::fmt::{self, Write}; const STDIN: usize = 0; const STDOUT: usize = 1; use super::{read, write}; struct Stdout; impl Write for Stdout { fn write_str(&mut self, s: &str) -> fmt::Result { write(STDOUT, s.as_bytes()); Ok(()) } } pub fn print(args: fmt::Arguments) { Stdout.write_fmt(args).unwrap(); } #[macro_export] macro_rules! print { ($fmt: literal $(, $($arg: tt)+)?) => { $crate::console::print(format_args!($fmt $(, $($arg)+)?)); } } #[macro_export] macro_rules! println { ($fmt: literal $(, $($arg: tt)+)?) => { $crate::console::print(format_args!(concat!($fmt, "\n") $(, $($arg)+)?)); } } pub fn getchar() -> u8 { let mut c = [0u8; 1]; read(STDIN, &mut c); c[0] }
用户程序:hello_world.rs
#![no_std] #![no_main] #[macro_use] extern crate user_lib; #[no_mangle] pub fn main() -> i32 { println!("Hello world from user mode program!"); 0 }
-
#![no_std]
:- 这个指令告诉编译器不使用标准库 (
std
)。在 rCore 中,由于这是一个操作系统运行在裸机上,没有完整的标准库支持,因此需要使用no_std
环境。 - 取而代之的是
core
库,它提供了语言本身的基础功能(例如基础类型、内存操作等),但没有诸如文件系统或 I/O 等高级功能。
- 这个指令告诉编译器不使用标准库 (
-
#![no_main]
:- 由于操作系统的用户程序不需要
std
库中的标准main
函数签名,使用#![no_main]
来禁用标准的入口点。相反,用户自己定义一个main
函数作为入口。
- 由于操作系统的用户程序不需要
-
#[macro_use]
:- 这指令引入了
user_lib
中的宏定义,允许在当前文件中使用该库定义的宏(如println!
)。
- 这指令引入了
-
extern crate user_lib;
:- 明确导入外部库
user_lib
,这是 rCore 的用户态库,提供了与系统交互的基础设施,包括系统调用、打印等操作。
- 明确导入外部库
-
#[no_mangle]
:- 这是一个属性,防止编译器对函数名进行名称混淆(mangling)。
main
函数作为入口函数必须保持原始名称,以便系统能正确调用。
- 这是一个属性,防止编译器对函数名进行名称混淆(mangling)。
-
println!
宏:- 这是用户态打印宏,用于打印 "Hello world from user mode program!"。
println!
是宏,它将字符串打印到标准输出 (stdout
)。
控制台输入输出:console.rs
#![allow(unused)] fn main() { use core::fmt::{self, Write}; const STDIN: usize = 0; const STDOUT: usize = 1; use super::{read, write}; struct Stdout; ... }
-
core::fmt::Write
:Write
是一个core::fmt
模块中的 trait,用于处理格式化输出。通过实现Write
trait,可以自定义如何将数据写入输出(例如标准输出)。
-
STDIN
和STDOUT
:- 这是两个常量,
STDIN
和STDOUT
分别对应标准输入和标准输出的文件描述符编号。它们用于系统调用中的读写操作。
- 这是两个常量,
-
struct Stdout
:Stdout
是一个空结构体,用于表示标准输出设备。
实现 Write
trait
#![allow(unused)] fn main() { impl Write for Stdout { fn write_str(&mut self, s: &str) -> fmt::Result { write(STDOUT, s.as_bytes()); Ok(()) } } }
-
impl Write for Stdout
:- 这里实现了
Write
trait 的write_str
方法,用于将字符串输出到标准输出。 - 通过实现
Write
trait,Stdout
结构体可以用于格式化输出,类似于 C 语言中的printf
。
- 这里实现了
-
write_str
方法:- 接收一个字符串
s: &str
,将其转化为字节数组(as_bytes()
)后,通过write(STDOUT, s.as_bytes())
系统调用将数据写入标准输出。 fmt::Result
是返回类型,表示格式化操作是否成功。在这里,总是返回Ok(())
表示成功。
- 接收一个字符串
打印函数与宏:print!
和 println!
#![allow(unused)] fn main() { pub fn print(args: fmt::Arguments) { Stdout.write_fmt(args).unwrap(); } #[macro_export] macro_rules! print { ($fmt: literal $(, $($arg: tt)+)?) => { $crate::console::print(format_args!($fmt $(, $($arg)+)?)); } } #[macro_export] macro_rules! println { ($fmt: literal $(, $($arg: tt)+)?) => { $crate::console::print(format_args!(concat!($fmt, "\n") $(, $($arg)+)?)); } } }
-
print(args: fmt::Arguments)
:- 这是一个接收
fmt::Arguments
的函数,fmt::Arguments
是用于格式化输出的数据结构,通常通过format_args!
宏生成。函数调用Stdout.write_fmt(args)
执行格式化输出,将数据写入Stdout
。
- 这是一个接收
-
print!
和println!
宏:- 这两个宏分别对应打印和带换行符的打印(类似于
printf
和puts
)。 println!
使用了concat!
宏将字符串内容与换行符\n
拼接,确保打印后自动换行。format_args!
宏会生成fmt::Arguments
类型的对象,用于格式化输出。它将字符串和任何附加的参数转换成一种可以用于输出的可变参数类型,支持Write
trait 的实现。- 这些宏的作用是简化格式化输出,用户可以像在常规环境中那样使用
print!
和println!
。
- 这两个宏分别对应打印和带换行符的打印(类似于
宏展开示例
#![allow(unused)] fn main() { println!("Hello, world!"); }
展开后:
#![allow(unused)] fn main() { $crate::console::print(format_args!(concat!("Hello, world!", "\n"))); }
这会将 "Hello, world!\n"
作为参数传递给 console::print
函数。
系统调用的封装
在用户态程序中,write
和 read
函数都是系统调用,它们负责与内核通信,将数据写入或从标准输入读取数据。在这里,通过调用这些封装的系统调用函数实现输入输出功能。
write
系统调用回顾
write()
函数定义在用户态库中,负责将数据通过系统调用发送到内核:
#![allow(unused)] fn main() { pub fn write(fd: usize, buf: &[u8]) -> isize { sys_write(fd, buf) } }
sys_write
封装了对内核的系统调用,实际上发起了将数据从用户态发送到内核态的请求:
#![allow(unused)] fn main() { pub fn sys_write(fd: usize, buffer: &[u8]) -> isize { syscall(SYSCALL_WRITE, [fd, buffer.as_ptr() as usize, buffer.len()]) } }
当 sys_write
被调用时,操作系统的内核会处理这个系统调用,并将数据写入到对应的设备(在本例中是标准输出)。
简化的内核流程如下:
- 内核接收系统调用
SYSCALL_WRITE
及其参数。 - 内核检查文件描述符
fd
是否有效(例如1
对应STDOUT
)。 - 内核将用户传入的缓冲区地址和长度转换为内核可访问的地址空间。
- 内核将字节数据写入标准输出设备(例如屏幕、终端等)。
- 如果写入成功,内核返回写入的字节数;如果失败,返回负数表示错误。
流程总结
- 用户调用
println!("Hello, world!")
,该宏展开后生成对print()
函数的调用,并将格式化的fmt::Arguments
传递给print
。 print
函数调用Stdout.write_fmt(args)
,将格式化的数据传递给标准输出。Stdout.write_fmt(args)
调用write_str()
,将字符串转换为字节数组并通过write(STDOUT, s.as_bytes())
系统调用发起写请求。write(fd, buf)
通过sys_write(fd, buf)
将数据发送给内核,内核将数据写入标准输出设备(如终端、屏幕等)。- 数据成功输出后,内核返回写入的字节数,用户态函数处理该返回值。
整个流程的核心在于:
println!
宏展开 ->print
调用 ->Stdout.write_fmt()
处理格式化输出 ->sys_write()
系统调用 ->- 内核处理标准输出。
通过这种方式,rCore 用户态程序实现了将数据从用户态打印到标准输出的完整流程。
Write
trait
Stdout
结构体实现了 Write
trait,并且 write_fmt()
依赖 write_str()
来实际执行写操作。
write_str
#![allow(unused)] fn main() { impl Write for Stdout { fn write_str(&mut self, s: &str) -> fmt::Result { write(STDOUT, s.as_bytes()); Ok(()) } } }
Write
trait:Write
trait 定义了如何将格式化后的数据写入某种输出设备。write_str()
是Write
trait 的方法之一,专门用于写入字符串。write_str(&mut self, s: &str)
:- 这个函数接收一个不可变的字符串切片
&str
,然后将字符串内容转换为字节数组s.as_bytes()
,再通过write
函数将字节数组写入标准输出。 STDOUT
是标准输出文件描述符,通常为1
。调用write(STDOUT, s.as_bytes())
,这实际发起了对系统调用write
的请求,将数据发送到标准输出设备。
- 这个函数接收一个不可变的字符串切片
Required Methods: write_str
, Provided Methods: write_fmt
在 Rust 中,write_fmt
和 write_str
是通过实现 Write
trait 关联起来的。write_fmt
是一个定义在 core::fmt::Write
trait 中的高层次方法,用于格式化输出,而 write_str
是 Write
trait 的一个低层方法,专门用来处理字符串的写入。
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理解 core::fmt::Write
trait 是如何工作的。让我们详细说明这两个函数是如何通过 Write
trait 关联起来的。
Rust 的官方文档会列出所有方法,并在描述中明确说明哪些是必须实现(Required Methods)的,哪些是有默认实现(Provided Methods)的。例如,搜索 core::fmt::Write
,
查看它的说明部分。
#![allow(unused)] fn main() { pub trait Write { // Required method fn write_str(&mut self, s: &str) -> Result; // Provided methods fn write_char(&mut self, c: char) -> Result { ... } fn write_fmt(&mut self, args: Arguments<'_>) -> Result { ... } } }
文档明确区分了 "Required method"(必需实现的方法)和 "Provided methods"(有默认实现的方法)。在 Rust 的文档中,这种方式非常有用,帮助我们快速了解哪些方法是必须要实现的,哪些可以依赖于默认实现。
这里隐藏了默认实现的代码,你可以点击右侧的 source 按钮查看源代码。
#![allow(unused)] fn main() { pub trait Write { ... fn write_str(&mut self, s: &str) -> Result; ... fn write_char(&mut self, c: char) -> Result { self.write_str(c.encode_utf8(&mut [0; 4])) } ... fn write_fmt(mut self: &mut Self, args: Arguments<'_>) -> Result { write(&mut self, args) } } }
这是 Write
trait 的一部分,它定义了在 Rust 中处理格式化输出的行为。我们会逐步分析这个代码片段中每个方法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write_str
方法
#![allow(unused)] fn main() { fn write_str(&mut self, s: &str) -> Result; }
write_str
是Write
trait 中唯一的必须实现的方法。它的任务是将传入的字符串s
写入输出设备(如文件、标准输出、缓冲区等)。&mut self
:表示该方法会对实现Write
trait 的目标进行可变引用。目标可能是一个缓冲区或其他输出流。s: &str
:这是传入的字符串,它是一个不可变的字符串切片(&str
)。Result
:返回值是一个标准的Result
类型,通常用于表示操作是否成功。Ok(())
表示成功,Err
表示发生错误。
任何实现了 Write
trait 的类型,都需要提供 write_str
的具体实现,它是输出行为的基础。
write_char
方法
#![allow(unused)] fn main() { fn write_char(&mut self, c: char) -> Result { self.write_str(c.encode_utf8(&mut [0; 4])) } }
write_char
是Write
trait 的一个默认实现,它的任务是将单个字符c
写入目标。- 字符编码:由于在计算机系统中,字符(
char
)通常需要编码为字节序列才能被写入,因此write_char
方法使用c.encode_utf8()
将字符c
编码为 UTF-8 字符串。c.encode_utf8(&mut [0; 4])
:这是将字符c
编码为 UTF-8 的方法。由于 UTF-8 编码一个字符最多需要 4 个字节,因此这里使用一个长度为 4 的数组作为缓冲区,来存储编码后的字节。
self.write_str
:将编码后的字符串通过write_str
方法写入输出目标。- 默认实现:如果类型没有显式实现
write_char
,它会使用这个默认的实现。
write_fmt
方法
#![allow(unused)] fn main() { fn write_fmt(mut self: &mut Self, args: Arguments<'_>) -> Result { write(&mut self, args) } }
write_fmt
是Write
trait 的另一个默认实现,用于处理格式化输出。它接受一个fmt::Arguments
类型的参数args
,这是由format_args!
宏生成的格式化数据。Arguments<'_>
:这是一个专门用于格式化输出的类型,封装了格式化字符串和格式化参数(如println!
或format!
)。write_fmt
的工作:write
函数:实际完成输出工作的函数是fmt::write
,它会将args
中的格式化内容解析并通过self.write_str
写入输出目标。mut self: &mut Self
:表示write_fmt
方法会对目标进行可变引用。
write_fmt
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接口,用于处理复杂的格式化输出,如 println!
或 format!
。如果类型实现了 write_str
,write_fmt
可以通过这个默认实现直接使用。
write
函数: fmt::write
#![allow(unused)] fn main() { pub fn write(output: &mut dyn Write, args: Arguments<'_>) -> Result { let mut formatter = Formatter::new(output); let mut idx = 0; match args.fmt { None => { // 我们可以对所有参数使用默认格式设置参数。 for (i, arg) in args.args.iter().enumerate() { // SAFETY: args.args 和 args.pieces 来自同一个参数,保证索引总是在限定范围内。 // let piece = unsafe { args.pieces.get_unchecked(i) }; if !piece.is_empty() { formatter.buf.write_str(*piece)?; } arg.fmt(&mut formatter)?; idx += 1; } } Some(fmt) => { // 每个规范都有一个对应的参数,该参数后有一个字符串。 // for (i, arg) in fmt.iter().enumerate() { // SAFETY: fmt 和 args.pieces 来自同一个 参数,保证索引总是在限定范围内。 // let piece = unsafe { args.pieces.get_unchecked(i) }; if !piece.is_empty() { formatter.buf.write_str(*piece)?; } // SAFETY: arg 和 args.args 来自相同的参数,从而确保索引始终在范围之内。 // unsafe { run(&mut formatter, arg, args.args) }?; idx += 1; } } } // 只能剩下一个尾随的字符串切片。 if let Some(piece) = args.pieces.get(idx) { formatter.buf.write_str(*piece)?; } Ok(()) } }
刚才的源码中也包含write
函数,你也可以在 Module core::fmt
看到 Functions 中包含 write,即fmt::write
。
这个 write
函数是 Rust 中 core::fmt
模块的重要部分,它用于将格式化的输出写入到实现了 Write
trait 的目标。该函数是格式化输出(如 println!
或 format!
)的底层实现之一,依赖于 Arguments
结构体,Arguments
由宏如 format_args!
预编译生成,包含了格式化输出所需的信息。
`write` 函数暂不做要求
1. 核心功能
write
函数接受两个参数:
output: &mut dyn Write
:一个实现了Write
trait 的动态输出流。例如,它可以是一个String
、文件或者标准输出。args: Arguments
:包含格式化的参数,由宏format_args!
生成,描述了需要格式化的字符串和插值的变量。
write
函数的工作是:
- 遍历
args
,获取格式化的字符串片段和相应的参数。 - 对每个片段应用相应的格式规则,将结果写入到
output
中。 - 最后,将剩余的字符串部分(如果有)写入输出流。
2. 结构和工作原理
以下是 write
函数的结构和具体功能的分解。
2.1 Arguments
结构体
Arguments
是 fmt
模块中的核心结构体,它包含了:
pieces
:这是字符串片段数组,表示格式化字符串的静态部分。例如"Hello {}!"
中的"Hello "
和"!"
都属于pieces
。args
:这是插值参数数组,表示{}
中需要插入的参数(例如"world"
)。它存储每个被格式化的数据项。fmt
:可选的格式化规则,用于指定每个参数如何格式化(例如是否使用十进制、是否填充空格等)。
2.2 formatter
write
函数创建了一个 Formatter
实例来处理实际的输出写入:
#![allow(unused)] fn main() { let mut formatter = Formatter::new(output); }
Formatter
是 Rust 的一个内部结构,用于封装 Write
对象并提供与格式化相关的各种功能。它会根据传递的 Arguments
和对应的格式规则,调用 Write
实现的 write_str
方法。
2.3 遍历格式化片段和参数
函数会遍历 args.pieces
(静态字符串部分)和 args.args
(插值参数),并依次将它们写入 formatter
。
-
格式化无自定义规则的情况: 如果没有自定义格式规则(
args.fmt == None
),它直接遍历每个字符串片段和插值参数,并调用参数的fmt
方法来格式化它们:#![allow(unused)] fn main() { for (i, arg) in args.args.iter().enumerate() { let piece = unsafe { args.pieces.get_unchecked(i) }; if !piece.is_empty() { formatter.buf.write_str(*piece)?; } arg.fmt(&mut formatter)?; idx += 1; } }
这个代码块执行的步骤:
- 使用
get_unchecked
(不安全地)访问pieces
数组中的字符串片段。 - 如果片段非空,调用
write_str
方法将其写入formatter
。 - 对每个参数调用
fmt
方法,这会格式化参数并将其写入到输出中。
- 使用
-
格式化带有自定义规则的情况: 如果存在格式化规则(
args.fmt
),则使用这些规则对插值参数进行格式化:#![allow(unused)] fn main() { for (i, arg) in fmt.iter().enumerate() { let piece = unsafe { args.pieces.get_unchecked(i) }; if !piece.is_empty() { formatter.buf.write_str(*piece)?; } unsafe { run(&mut formatter, arg, args.args) }?; idx += 1; } }
这部分逻辑基本与上面类似,但在对参数进行格式化时,调用了
run
函数来执行格式化规则。
2.4 处理尾随字符串片段
在遍历完 args.args
后,可能还有一个尾随的字符串片段没有写入,例如:
#![allow(unused)] fn main() { Hello {}! }
在处理完 {}
的参数后,剩余的 !
需要被写入输出。write
函数会检查是否还有剩余片段,并调用 write_str
将其写入:
#![allow(unused)] fn main() { if let Some(piece) = args.pieces.get(idx) { formatter.buf.write_str(*piece)?; } }
2.5 错误处理
整个过程中的每个写入操作都使用 ?
操作符进行错误传播。如果写入过程中发生错误(例如缓冲区满或输出设备出现问题),write
会提前返回一个 Err(fmt::Error)
,并终止输出。
3. write!
宏
文档中还提到,使用 write!
宏可能更加方便。write!
是 Rust 中的另一个宏,提供了简化的语法来进行格式化输出:
#![allow(unused)] fn main() { use std::fmt::Write; let mut output = String::new(); write!(&mut output, "Hello {}!", "world") .expect("Error occurred while trying to write in String"); assert_eq!(output, "Hello world!"); }
- 区别:
write!
宏是对fmt::write
的进一步封装,它使得使用更加简洁,尤其在用户编写输出代码时。它内部会自动处理format_args!
生成Arguments
结构体,并调用fmt::write
函数。
4. 总结
fmt::write
函数的作用是将格式化的字符串与参数写入一个实现了 Write
trait 的输出流。它通过遍历格式化的字符串片段与参数,调用 write_str
将每个部分写入输出。最终,它可以完成诸如 println!
、write!
等宏背后的核心工作。在这种设计下,fmt::write
实现了高度的灵活性,能够支持多种格式化输出的目标,如 String
、文件或标准输出。
示例代码解读
文档中的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 fmt::write
将格式化内容写入到 String
中:
#![allow(unused)] fn main() { use std::fmt; let mut output = String::new(); fmt::write(&mut output, format_args!("Hello {}!", "world")) .expect("Error occurred while trying to write in String"); assert_eq!(output, "Hello world!"); }
工作流程
format_args!
宏:- 宏
format_args!("Hello {}!", "world")
会生成一个Arguments
结构体,包含"Hello "
和"!"
作为静态字符串片段,以及"world"
作为参数。
- 宏
write_fmt
- 如果调用
write_fmt
(如通过println!
或write!
宏间接调用)实际调用的是fmt::write
函数。 fmt::write
遍历fmt::Arguments
,其中的格式化片段最终都通过调用write_str
写入输出流。
- 如果调用
fmt::write
函数:fmt::write(&mut output, format_args!(...))
将格式化内容写入output
,其中output
是一个String
。这个String
实现了Write
trait,所以可以作为输出流。
- 最终输出:
- 最终,
output
中包含"Hello world!"
,这个值被断言验证。
- 最终,
println!
宏
标准库中的 println!
宏
在使用 标准库(即没有使用 #![no_std]
的项目)时,println!
宏是由标准库自动提供的。它依赖于标准库中已经实现的输入/输出系统和格式化输出机制。
在标准环境下:
println!
是由std::fmt
模块提供的宏,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它来向标准输出打印格式化的文本。println!
会自动将输出定向到标准输出(如终端),并且它使用了标准库的Write
trait 和相关的 I/O 设施。
fn main() { println!("Hello, world!"); // 使用标准库中的 println! 宏 }
这个例子中,println!
宏自动可用,因为 标准库 提供了它的实现。
no_std
环境下的 println!
宏
当你在一个 no_std
项目中工作时,标准库是不可用的,因为它依赖于高级的操作系统功能(如文件系统、标准 I/O 等),这些功能在裸机或嵌入式开发中是不可用的。
- 在
no_std
环境中,标准库中的println!
宏不可用,因此如果需要类似的功能,你必须自己实现。 - 在
no_std
环境中,通常需要自己定义如何处理 I/O,比如打印到串口、内存映射的 I/O 设备,或者像 rCore 这样的操作系统中的设备驱动程序。 - 为了实现类似的
println!
功能,你需要手动实现输入输出的逻辑(如write
函数)以及相应的 宏 来实现格式化打印功能。
在本节开始的代码中,println!
宏就是手动实现的,适配了相应的输入输出系统,而不是使用标准库中的版本。
对比:标准库 vs no_std
环境下的 println!
环境 | println! 宏的来源 | 实现方式 | 输出设备 |
---|---|---|---|
标准库 | 标准库自动提供 | 使用标准库的 I/O 系统(std::io 等) | 默认输出到标准输出(如终端) |
no_std | 需要自己实现 | 使用自定义的宏和 Write trait | 自定义输出(如串口、屏幕、缓冲区等) |
为什么 no_std
需要自己实现 println!
?
no_std
环境下没有标准库,意味着:
- 没有标准的 I/O 库,因此没有默认的标准输出设备。
- 没有标准库中的宏,如
println!
,所以需要自己定义类似的功能来适应具体的运行环境。
在 rCore 代码中手动实现的 println!
宏通过调用自定义的 console::print
函数来实现输出功能。这是因为在 no_std
环境下,我们不能依赖标准库的输入输出设施。
#![allow(unused)] fn main() { #[macro_export] macro_rules! println { ($fmt: literal $(, $($arg: tt)+)?) => { $crate::console::print(format_args!(concat!($fmt, "\n") $(, $($arg)+)?)); } } }
这个自定义的 println!
宏定义了如何将格式化字符串打印到设备上,而不依赖标准库。
从 hello_world.rs
到sys_write
让我们从头到尾回顾一下整个流程,从 hello_world.rs
程序开始,一直到系统调用触发内核处理输出的过程。这一过程涵盖了 Rust 宏的展开、Write
trait 的实现、格式化字符串处理、系统调用 以及 内核态与用户态的切换。
1. 用户态程序 hello_world.rs
#![no_std] #![no_main] #[macro_use] extern crate user_lib; #[no_mangle] pub fn main() -> i32 { println!("Hello world from user mode program!"); 0 }
这个简单的用户态程序使用 println!
宏来打印 "Hello world from user mode program!"。由于这是一个 no_std
项目,它不依赖标准库,而是使用 rCore 定义的自定义宏和库。
关键点
#![no_std]
:表示禁用了标准库,不能使用如println!
等标准库宏,必须自己实现。#![no_main]
:没有使用标准的main
函数,而是自定义程序入口。println!
:使用println!
宏进行格式化字符串输出。
2. println!
宏展开
println!
是在 user_lib
中自定义的一个宏,定义在 console.rs
文件中:
#![allow(unused)] fn main() { #[macro_export] macro_rules! println { ($fmt: literal $(, $($arg: tt)+)?) => { $crate::console::print(format_args!(concat!($fmt, "\n") $(, $($arg)+)?)); } } }
宏展开解释
println!
宏接收一个格式化字符串$fmt
,并将它和换行符\n
连接在一起,形成"Hello world from user mode program!\n"
。format_args!
:将字符串和任何格式化参数打包成fmt::Arguments
,这是 Rust 标准格式化输出的基础。$crate::console::print()
:最终宏会调用console::print
函数,将生成的fmt::Arguments
传递给它。
3. print()
函数
println!
宏展开后,调用了 console.rs
中的 print
函数:
#![allow(unused)] fn main() { pub fn print(args: fmt::Arguments) { Stdout.write_fmt(args).unwrap(); } }
print()
接收格式化后的fmt::Arguments
参数,并调用Stdout
结构体的write_fmt
方法。write_fmt
是Write
trait 提供的默认实现,用于处理格式化输出,它依赖于write_str
来完成输出。
4. Write
trait 的实现
Stdout
结构体实现了 Write
trait 的核心方法 write_str
,这允许 Stdout
处理字符串并输出。
#![allow(unused)] fn main() { impl Write for Stdout { fn write_str(&mut self, s: &str) -> fmt::Result { write(STDOUT, s.as_bytes()); // 调用底层的 write 函数,将字符串转换为字节并写入标准输出 Ok(()) } } }
Write
trait 工作原理
write_str
:将传入的字符串s
转换为字节数组(as_bytes
),并调用底层的write
函数,将这些字节传递给输出设备。write_fmt
:通过write_str
完成格式化数据的写入,它会逐步将格式化字符串中的每个部分(如 "Hello world" 和\n
)输出。
5. write
函数与系统调用
write
函数负责将字符串数据写入到标准输出设备(如屏幕或文件),它最终触发一个 系统调用(sys_write
):
#![allow(unused)] fn main() { pub fn write(fd: usize, buf: &[u8]) -> isize { sys_write(fd, buf) // 通过系统调用将数据写入标准输出 } }
fd
:文件描述符,表示要写入的输出设备(STDOUT
通常是 1)。buf
:要写入的数据缓冲区,这里是字节数组形式的字符串。sys_write
:执行实际的系统调用,将数据从用户态传递到内核态。
6. sys_write
系统调用
sys_write
是用户态程序与内核通信的方式,它通过系统调用号 SYSCALL_WRITE
来告知内核要执行写操作。
#![allow(unused)] fn main() { pub fn sys_write(fd: usize, buffer: &[u8]) -> isize { syscall(SYSCALL_WRITE, [fd, buffer.as_ptr() as usize, buffer.len()]) } }
syscall
:这是系统调用的封装函数,它负责通过ecall
指令将控制权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并传递必要的参数。
7. syscall
函数与 RISC-V ecall
指令
#![allow(unused)] fn main() { fn syscall(id: usize, args: [usize; 3]) -> isize { let mut ret: isize; unsafe { core::arch::asm!( "ecall", // 触发系统调用 inlateout("x10") args[0] => ret, // 参数 1 -> x10, 返回值从 x10 获取 in("x11") args[1], // 参数 2 -> x11 in("x12") args[2], // 参数 3 -> x12 in("x17") id // 系统调用号 -> x17 ); } ret } }
x10
到x12
:用于传递系统调用的参数(如文件描述符、缓冲区指针和长度)。x17
:存储系统调用号,这里是SYSCALL_WRITE
,表示这是一个写操作。ecall
:触发系统调用,将 CPU 从用户模式切换到内核模式,进入内核处理程序。
8. 内核态处理 sys_write
系统调用
在内核态,系统调用 sys_write
的处理函数位于 syscall/fs.rs
中:
#![allow(unused)] fn main() { pub fn sys_write(fd: usize, buf: *const u8, len: usize) -> isize { let token = current_user_token(); let process = current_process(); let inner = process.inner_exclusive_access(); if fd >= inner.fd_table.len() { return -1; } if let Some(file) = &inner.fd_table[fd] { if !file.writable() { return -1; } let file = file.clone(); drop(inner); file.write(UserBuffer::new(translated_byte_buffer(token, buf, len))) as isize } else { -1 } } }
内核态处理流程
- 参数解析:从用户态接收传递的参数(文件描述符
fd
、缓冲区指针buf
、数据长度len
)。 - 权限检查:检查文件描述符是否有效、文件是否可写。
- 数据写入:将缓冲区中的数据通过内核的文件系统接口写入到对应的输出设备。
- 返回结果:系统调用完成后,将写入的字节数返回到用户态。
9. 从内核返回用户态
系统调用执行完毕后,内核通过寄存器将返回值传回用户态。用户程序从 sys_write
函数中接收返回值,表示写操作成功写入的字节数。
全流程总结
hello_world.rs
程序调用println!
宏,开始格式化输出。println!
宏展开 后调用了print()
函数,传递格式化后的字符串。print()
函数通过Stdout.write_fmt()
输出格式化数据,实际调用了write_str()
方法处理字符串。write()
函数 通过sys_write
发起系统调用,将数据传递给内核。syscall()
函数 使用 RISC-V 的ecall
指令触发系统调用,切换到内核态。- 内核态的
sys_write
处理 将数据写入标准输出设备,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态。 - 最终,用户程序完成了 "Hello world from user mode program!" 的输出。
这个全流程展示了从用户态程序中的格式化字符串输出到内核处理系统调用,再到最终完成输出的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