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ture 19. Inheritance
Announcements
- 实验七:截止时间为周二。
- 作业四:截止时间为周四。
- Ants 项目:项目将在下周发布,截止时间为下周五。你需要在下周二前开始项目,以获取中途检查点(checkpoint)。提前在下周四前提交整个项目可以获得额外的加分。项目中还有额外的加分问题,完成后可以获得更多额外学分。
该项目基于一款名为植物大战僵尸(Plants vs. Zombies)的游戏,重写版名为Ants vs. Some Bees。你将实现游戏中的角色逻辑,这非常适合使用面向对象编程和继承。项目比以往的要短,但仍然是本学期你要完成的最大的程序之一,因此请留出足够的时间完成。
-
学术建议讨论会:本周四将举办一个建议讨论会,讨论行业、研究生课程、班级等问题。我们还会继续提供一对一咨询时间,每周五下午 1:00 到 2:30 为开放时间。
-
匿名调查:请在周一前完成一份简短的匿名调查,帮助我们了解你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
-
期中考试二:考试将于两周后的周三进行,考试范围涵盖本周内容。下周将不会有新内容发布,你可以专注于 Ants 项目。期中考试的形式将与期中考试一类似,如果你有不满,可以通过匿名调查反馈。
本节内容:面向对象编程与继承
Attributes
继承的概述
继承是面向对象编程中的一个重要但需要谨慎使用的概念。继承允许我们创建一个类,该类可以继承另一个类的属性和方法,从而避免重复代码。尽管继承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但它不应该被滥用,建议只在合理的场景下应用。
属性回顾
对象拥有属性,它们是名称-值对。属性分为实例属性和类属性:
- 实例属性:属于某个对象实例的属性。
- 类属性:属于类本身的属性,所有实例共享。
当访问属性时,Python 首先在实例中查找,如果找不到则继续在类中查找。
继承的应用
继承可以帮助我们创建层次结构,其中一个类继承另一个类的功能。例如,假设我们有一个 Animal
类,包含通用的属性和方法,而 Dog
类可以继承 Animal
类,并增加或修改某些功能。这避免了在每个子类中重复定义通用功能。
class Animal: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speak(self):
return "I can make a sound."
class Dog(Animal):
def speak(self):
return "Woof!"
dog = Dog("Rex")
print(dog.speak()) # 输出 "Woof!"
在这个例子中,Dog
类继承了 Animal
类,并重写了 speak
方法。
类与实例的属性管理
在 Python 中,类和实例都有各自的属性。属性可以是实例特有的,也可以是类共享的。理解属性的查找和修改规则对使用面向对象编程(OOP)至关重要。
类属性和实例属性
- 类属性:由类本身定义,所有类的实例共享该属性。
- 实例属性:由实例单独拥有,实例之间互不影响。
例如,假设我们有一个 Account
类,其包含利率 (interest
) 作为类属性,而账户持有人 (holder
) 和余额 (balance
) 作为实例属性:
class Account:
interest = 0.02 # 类属性
def __init__(self, holder):
self.holder = holder # 实例属性
self.balance = 0 # 实例属性
在这个例子中,interest
是所有 Account
实例共享的类属性,而 holder
和 balance
是每个实例单独持有的属性。
属性查找机制
当使用点号表示法(如 obj.attr
)访问属性时,Python 会按照以下顺序查找:
- 首先在实例的属性中查找。如果找到,则返回该属性值。
- 如果实例中没有该属性,则继续在类的属性中查找。如果类中存在该属性,则返回类属性。
- 如果类中也没有找到,则引发
AttributeError
。
a = Account('Jim')
print(a.holder) # 输出 'Jim',这是实例属性
print(a.interest) # 输出 0.02,这是类属性
类属性与实例属性的修改
修改类属性
类属性的修改影响所有实例,因为类属性是共享的。例如:
Account.interest = 0.03 # 修改类属性
print(a.interest) # 输出 0.03,反映了类属性的变化
所有实例在访问 interest
时都会看到更新后的值,因为类属性是共享的。
修改实例属性
如果在实例上对属性进行赋值操作,Python 会在该实例上创建或修改该属性,而不会影响类属性或其他实例。例如:
a.interest = 0.08 # 为实例 'a' 创建或修改 interest 属性
print(a.interest) # 输出 0.08(实例属性)
print(Account.interest) # 输出 0.03(类属性未改变)
此时,a
实例的 interest
属性已经变成了 0.08,而类属性 interest
仍然是 0.03。其他实例仍然使用类属性的值。
类属性和实例属性的查找顺序
- 实例属性优先:当访问实例属性时,Python 会优先查找实例本身的属性。
- 类属性作为默认值:如果实例中没有定义该属性,Python 会在类中查找该属性。
b = Account('Tom')
print(b.interest) # 输出 0.03,因为没有定义实例属性,查找类属性
绑定方法与函数
方法是绑定到对象的函数,调用时会自动将调用对象作为 self
参数传递。例如:
def deposit(self, amount):
self.balance += amount
当通过实例调用方法时,Python 会将实例作为 self
传递:
a.deposit(100) # 实际上是调用 Account.deposit(a, 100)
属性赋值
当我们对属性进行赋值操作时,Python 会根据点号左侧对象是实例还是类来决定是设置实例属性还是类属性:
- 实例属性赋值:如果点号左侧是实例,则设置或修改该实例的属性。
- 类属性赋值:如果点号左侧是类,则设置或修改类属性。
实例属性赋值
a.interest = 0.08 # 为实例 'a' 设置或修改 interest 属性
print(a.interest) # 输出 0.08
类属性赋值
Account.interest = 0.04 # 修改类属性
print(a.interest) # 输出 0.08(实例属性)
print(b.interest) # 输出 0.04(类属性)
继承(Inheritance)
继承是面向对象编程的重要特性,允许我们通过继承现有类的属性和方法来创建新类。子类可以继承父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同时可以重写或扩展父类的功能。
继承的语法
在 Python 中,通过在类定义的括号中指定一个父类来实现继承:
class CheckingAccount(Account):
withdraw_fee = 1 # 子类的属性
interest = 0.01 # 重写父类的属性
在这个例子中,CheckingAccount
类继承了 Account
类,具有与普通账户类似的行为,但利率较低,并且每次提款都会收取手续费。
子类的特殊化
继承允许我们在子类中只定义与父类不同的部分,其余的功能可以继承。例如,CheckingAccount
类中,大部分功能与 Account
类相同,不需要重新定义。只有需要修改的部分(如利率和提款功能)需要重写。
子类中的方法重写
在 CheckingAccount
类中,提款操作需要收取额外的手续费。因此,我们重写了 withdraw
方法:
def withdraw(self, amount):
return super().withdraw(amount + self.withdraw_fee)
这里我们使用 super()
来调用父类的 withdraw
方法,并在提款金额中加入手续费。
属性查找机制
继承中的属性查找遵循以下规则:
- 在子类中查找:首先检查子类是否定义了该属性或方法。
- 在父类中查找:如果子类中没有定义,则继续在父类中查找。
- 递归查找:如果父类本身也继承自另一个类,则继续向上查找,直到找到属性或引发
AttributeError
。
示例:CheckingAccount 类
class CheckingAccount(Account):
withdraw_fee = 1 # 提款手续费
interest = 0.01 # 利率较低
def withdraw(self, amount):
# 提款时收取手续费
return super().withdraw(amount + self.withdraw_fee)
在这个例子中,CheckingAccount
继承了 Account
类,重写了 withdraw
方法,但保留了其他未修改的功能(如存款功能)。
示例运行
ch = CheckingAccount('Tom')
print(ch.interest) # 输出 0.01
ch.deposit(100) # 使用继承自父类的存款方法
ch.withdraw(20) # 提款时会扣除手续费
属性查找与继承
在 Python 的继承体系中,属性查找的机制遵循以下步骤:
- 实例属性查找:首先查找实例本身是否有该属性。
- 类属性查找:如果实例没有该属性,则在类中查找。
- 基类查找:如果类也没有定义该属性,则在基类中递归查找。
当我们创建一个子类(如 CheckingAccount
)的实例时,Python 会遵循上述步骤来查找并调用合适的属性和方法。
创建子类 CheckingAccount
当我们创建 CheckingAccount
的实例时,假设传入了 Tom
作为账户持有人。如果子类 CheckingAccount
没有定义 __init__
方法,Python 会在父类 Account
中查找,并调用父类的 __init__
来初始化实例:
ch = CheckingAccount('Tom')
即使 CheckingAccount
没有自己的 __init__
,它会继承 Account
的 __init__
,为 Tom
设置初始余额为 0。
方法的查找与调用
存款方法 deposit
在 CheckingAccount
中,没有定义 deposit
方法,因此当调用 deposit
时,Python 会在父类 Account
中查找:
ch.deposit(20) # 在父类 Account 中找到 deposit 方法并执行
此时,deposit
方法会被绑定到 CheckingAccount
实例 ch
,即 self
作为第一个参数传递给 deposit
,实现将 $20 存入账户。
重写的提款方法 withdraw
在 CheckingAccount
类中,我们重写了父类的 withdraw
方法,添加了提款手续费。调用时,Python 会优先在子类中查找方法:
ch.withdraw(10) # 在 CheckingAccount 类中找到重写的 withdraw 方法
此方法会调用 super().withdraw()
,即父类的 withdraw
方法,并在提款金额中加入手续费。调用结果会显示提款 $10 后再扣除 $1 手续费。
属性查找与重写
在继承体系中,子类可以重写父类的属性。例如,CheckingAccount
类重写了 interest
属性,将其设为 0.01
:
class CheckingAccount(Account):
interest = 0.01 # 重写父类的 interest 属性
withdraw_fee = 1 # 提款手续费
当访问 CheckingAccount
实例的 interest
属性时,Python 会在 CheckingAccount
类中找到重写的值 0.01
。
使用父类方法与避免代码重复
继承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避免代码重复。通过继承,我们可以重用父类的实现,而不必重复编写相同的代码。例如,在 CheckingAccount
的 withdraw
方法中,我们通过 super()
调用父类的 withdraw
方法,而不是重新实现所有的提款逻辑:
def withdraw(self, amount):
return super().withdraw(amount + self.withdraw_fee) # 调用父类 withdraw 并添加手续费
属性查找顺序的动态性
属性查找是动态的,即使在实例创建之后,类的属性发生了变化,实例的属性查找仍然会反映最新的类属性值。例如,如果修改 Account
类的 interest
属性,所有未定义 interest
实例属性的实例都会反映这一变化:
Account.interest = 0.05
print(ch.interest) # 输出 0.01,因为 CheckingAccount 重写了 interest 属性
如果在 Account
类上修改 interest
属性,所有没有重写 interest
的实例都会反映新的值。
设计建议
- 避免代码重复:通过继承,使用父类的方法和属性,减少重复代码。
- 实例优先:在实例中优先查找属性,保证子类和实例的灵活性。
- 使用
super()
:在子类中重用父类方法时,使用super()
来调用父类的实现,保证继承结构的可维护性。
继承与组合的设计决策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继承(Inheritance)和组合(Composition)是两种重要的设计模式。它们分别用于不同的场景。
继承(Inheritance)
继承用于表示“是一个”(is-a)的关系。例如:
CheckingAccount
是Account
的一种,因此它可以从Account
继承。CheckingAccount
拥有Account
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但可以增加或重写某些行为。
在 CheckingAccount
的例子中,我们继承了 Account
的 deposit
方法,但重写了 withdraw
方法来添加提款手续费。这种设计使得 CheckingAccount
保留了 Account
的大部分功能,同时又可以增加特定的行为。
组合(Composition)
组合用于表示“有一个”(has-a)的关系。在这种模式下,一个对象作为另一个对象的属性。例如,一个银行(Bank)拥有多个账户(Account
):
- 银行不会从
Account
类继承,而是将Account
作为银行的一个属性。
在组合中,一个类持有另一个类的实例。例如,银行拥有账户,但银行不是账户的一种:
class Bank:
def __init__(self):
self.accounts = []
def open_account(self, holder, amount, account_type=Account):
account = account_type(holder)
account.deposit(amount)
self.accounts.append(account)
return account
在这里,Bank
类通过组合持有 Account
的实例,并且通过 open_account
方法来为不同持有者创建账户。
设计银行类的功能
让我们实现一个简单的银行系统,允许创建账户并支付利息。银行使用组合模式来管理账户,并提供相关操作。
银行的操作
- 开户:银行可以为持有人创建不同类型的账户(如普通账户或支票账户),并存入初始金额。
- 支付利息:银行可以为所有账户支付利息。
示例实现
class Bank:
def __init__(self):
self.accounts = [] # 组合:银行管理多个账户
def open_account(self, holder, amount, account_type=Account):
account = account_type(holder) # 创建账户(普通账户或支票账户)
account.deposit(amount) # 存入初始金额
self.accounts.append(account) # 将账户添加到银行的账户列表中
return account
def pay_interest(self):
for account in self.accounts:
interest = account.balance * account.interest # 利率计算
account.deposit(interest) # 存入利息
使用银行类
通过银行类,我们可以创建多个账户,并为每个账户支付利息:
bank = Bank()
john_account = bank.open_account('John', 10) # 创建普通账户
jack_account = bank.open_account('Jack', 5, CheckingAccount) # 创建支票账户
bank.pay_interest() # 支付利息
print(john_account.balance) # 输出 John 的账户余额,增加了 2% 的利息
print(jack_account.balance) # 输出 Jack 的账户余额,增加了 1% 的利息
在此示例中,john_account
是普通账户,利率为 2%,而 jack_account
是支票账户,利率为 1%。
组合与继承的使用建议
- 继承:用于表示“是一个”的关系,如
CheckingAccount
是Account
的一种。因此,CheckingAccount
继承自Account
,并重写了一些方法。 - 组合:用于表示“有一个”的关系,如银行管理账户,银行拥有多个账户,但银行本身不是账户的一种。因此,银行使用组合模式,而不是继承。
Attributes Lookup Practice
分析类声明
假设我们有三个类 A
、B
和 C
,其中 B
继承自 A
,而 C
继承自 B
。每个类定义了自己的属性和方法,某些属性和方法被子类重写。
class A:
z = -1
def f(self, x):
return B(x-1)
class B(A):
n = 4
def __init__(self, y):
if y:
self.z = self.f(y)
else:
self.z = C(y+1)
class C(B):
def f(self, x):
return x
-
类A:定义了一个类属性
z = -1
,并且有一个方法f(self, x)
,该方法返回一个新的B
类实例,传入参数x-1
。 - 类B继承了类A:定义了一个类属性
n = 4
,并且有自己的构造函数__init__
,该函数根据传入的y
值决定如何为self.z
赋值。如果y
是True(非零),则调用self.f(y)
,否则使用C(y+1)
。 - 类C继承了类B:重写了
f(self, x)
方法,简单地返回x
。
对象实例化与属性查找:
a = A()
b = B(1)
b.n = 5
你提出的修正思路是正确的,我们可以更详细地解释 a = A()
和 b = B(1)
的具体过程。以下是详细的说明和修正后的解释:
1. a = A()
:
- 创建了
A
类的一个实例a
。由于A
类没有定义__init__
方法,因此实例a
并不会有任何实例属性。此时,a
只会继承A
类的类属性z = -1
,并且可以调用A
类的方法f
。
2. b = B(1)
:
- 调用了
B
类的__init__
方法,传递1
作为y
参数,进入B
类的构造函数__init__
。具体过程如下:- 因为
y = 1
是True
,所以进入if y:
分支,执行self.z = self.f(y)
。 - 调用
self.f(1)
,此时self.f
是类A
的方法f
(因为类B
没有重写f
方法,而继承自A
)。因此,A.f
方法会被调用,self.f(1)
相当于A.f(self, 1)
。 A.f
方法返回一个B(x-1)
,其中x = 1
,所以实际调用的是B(0)
。
- 因为
3. B(0)
的处理:
- 当递归调用
B(0)
时,再次进入B
类的构造函数__init__
,但这次y = 0
,进入else
分支,执行self.z = C(y+1)
,即self.z = C(1)
。 C(1)
创建了一个C
类的实例。C
继承自B
,而C
重写了f
方法,因此接下来C(1)
的self.z
值由C
类的f
方法决定。C(1)
调用C
类的f(1)
,该方法直接返回x
,即1
。因此,self.z = 1
。
4. b.z
的最终值:
- 递归回到
B(1)
的构造函数中,此时self.z
被赋值为B(0)
返回的结果,而B(0)
调用了C(1)
并将self.z
设置为1
。因此,b.z
的最终值为1
。
5. b.n = 5
b.n
继承自类B
,初始值为4
,后被赋值为5
。
属性查找流程
在Python中,属性的查找遵循从实例到类的顺序。也就是说,Python首先会在实例本身查找属性,如果找不到,再去类中查找。如果在类中也找不到,还会继续沿着继承链往上查找,直到找到属性或终止。
1. C(2).n
的属性查找过程:
C(2)
创建了一个C
类的实例。- 类
C
继承了B
的类属性n = 4
。 - 因为实例
C(2)
没有自己的n
属性,Python 会沿着继承链向上查找,在类C
中没有找到n
,继续在类B
中找到了n
,值为4
。 - 因此,
C(2).n
的结果为4
。
2. a.z == C.z
的属性查找过程:
a.z
:a
是A
类的实例。A
没有定义__init__
方法,也没有设置实例属性z
,因此a
没有实例属性z
。- Python接着在类
A
中查找,找到了类属性z = -1
。 - 因此,
a.z
的值为-1
。
C.z
:C
是B
的子类,B
又是A
的子类。类C
没有定义z
属性,因此Python会沿着继承链向上查找。- 类
B
也没有z
属性,继续在类A
中找到了类属性z = -1
。 - 因此,
C.z
的值也是-1
。
- 由于
a.z
和C.z
都是从类A
继承的类属性,值相同,a.z == C.z
的结果为True
。
3. a.z == b.z
的属性查找过程:
a.z
:- 如前所述,
a
是A
类的实例,a.z
查找到类A
的类属性z = -1
,因此a.z = -1
。
- 如前所述,
b.z
:b
是B(1)
的实例。前面提到递归调用后b.z
被赋值为了1
。
- 比较:
a.z = -1
,b.z = 1
,二者不相等。- 因此,
a.z == b.z
的结果为False
。
多重继承与方法解析顺序
在 Python 中,多重继承允许一个类从多个父类继承属性和方法。虽然这是一个强大的功能,但也会增加代码的复杂性,特别是在处理方法解析顺序(MRO,Method Resolution Order)时。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如何处理多重继承。
多重继承的实际例子
我们来设计一个新的银行账户类型,称为 AsSeenOnTVAccount。该账户结合了 CheckingAccount 和 SavingsAccount 的特性,具备一些特别的功能,例如有提款和存款手续费,同时开户时还会有免费一美元的奖励。
class CheckingAccount(Account):
withdraw_fee = 1 # 提款手续费
interest = 0.01 # 利率为1%
def withdraw(self, amount):
return super().withdraw(amount + self.withdraw_fee)
class SavingsAccount(Account):
deposit_fee = 2 # 存款手续费
interest = 0.02 # 利率为2%
def deposit(self, amount):
return super().deposit(amount - self.deposit_fee)
class AsSeenOnTVAccount(CheckingAccount, SavingsAccount):
def __init__(self, holder):
super().__init__(holder)
self.balance += 1 # 开户时赠送1美元
方法解析顺序(MRO)
当我们创建 AsSeenOnTVAccount
的实例并调用它的 deposit
或 withdraw
方法时,Python 会根据类的方法解析顺序来决定应该调用哪个父类的方法。
例如:
account = AsSeenOnTVAccount('John')
account.deposit(20) # 实际存入 20 - 2 = 18 美元
account.withdraw(5) # 实际扣掉 5 + 1 = 6 美元
- 存款时:
deposit
方法首先在AsSeenOnTVAccount
中查找,但没有找到,于是继续查找SavingsAccount
,找到并执行了SavingsAccount
的deposit
方法,扣除 $2 存款手续费。 - 提款时:
withdraw
方法首先在AsSeenOnTVAccount
中查找,找到CheckingAccount
的withdraw
方法,执行时扣除 $1 提款手续费。
MRO 的工作方式
Python 中的方法解析顺序是由 C3 线性化算法
决定的,它遵循以下规则:
- 子类优先:先查找子类本身是否定义了该方法。
- 从左到右:如果子类没有定义,则按继承列表从左到右查找父类。
- 深度优先:如果一个父类继承了其他类,继续在它的父类中递归查找。
可以通过 mro()
方法查看类的解析顺序:
print(AsSeenOnTVAccount.mro())
输出:
[<class '__main__.AsSeenOnTVAccount'>, <class '__main__.CheckingAccount'>, <class '__main__.SavingsAccount'>, <class '__main__.Account'>, <class 'object'>]
这表明,当我们调用 AsSeenOnTVAccount
的方法时,Python 会依次查找:
AsSeenOnTVAccount
CheckingAccount
SavingsAccount
Account
- 最终回到
object
多重继承的潜在问题
尽管多重继承功能强大,但它也容易导致代码的复杂性和维护困难。特别是当多个父类拥有相同的方法或属性时,可能会产生混淆。因此,在设计类时应该谨慎使用多重继承。
使用组合代替继承
对于某些场景,组合是一种更简单的选择。例如,银行可以包含多个账户,而不必通过继承来实现。组合方式更加清晰,避免了多重继承的复杂性。
class Bank:
def __init__(self):
self.accounts = []
def add_account(self, account):
self.accounts.append(account)